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60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武人社办函〔2020〕133号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8日 00:08
         

苏洪涛朱涛顾静孔军孙凯侯伯云王永明郝斌胡凯明吴菊珍王玉凤饶文碧魏尚举杨早明汪拥军杨萌张英冯洁菡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凝聚合力,支持在汉大学生开展就业实习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市非常重视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见习工作,经商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制度保障

我市注重加强大学生就业实习管理和服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湖北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高校不安排学生从事具有安全隐患的实习活动或明显超过学生体力的高强度劳动,不安排学生到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场所实习,不安排学生从事不符合实习特征或与实习内容不一致的劳动生产,不安排和接收16周岁以下学生顶岗实习,不强制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或每周超过40小时,如有确需加班的特殊情况,需征得学生同意。各市属高校都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办法,通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强化组织计划和过程管理、购买实习责任保险等措施,确保实习期间学生人身安全。

二、深化产教融合

高校以能力为主线,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积极吸纳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授课和学生管理。二是校方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技师来学院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三是校企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实践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最终实现学生入学就有就业岗位,实训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毕业即就业。经实践检验,这种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的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市教育局从2008 年起每年资助300名左右高校教师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到企业拜师学艺,真正了解企业需求,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此外,市属高校十分重视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及教学、学生实习及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与企业行业加强合作,聘请企业行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如江汉大学近三年聘请了20多位国内外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教授专家授课,包括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副教授李俊,宁波华侨豪生大酒店总经理朱晓豫、美国Temple大学商学院教授Rajiv Banker、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等,深受学生欢迎。

四、推动职教集团建设

为加快高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市教育局批准市属高校牵头成立10个市级职教集团,整合政校行企力量,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抓手,不断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此外,市教育局还开展了职教集团创新实践行活动,资助市级职教集团走进行业企业,切实提高职教集团凝聚力、活力和影响力。

五、抓好“1+X”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20196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均被教育部列入国家优质校认定名单,并双双入选教育部首批1+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可开展Web前端开发、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认证工作,两校将以“1+X”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将证书等级标准与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进行融合,实现教学与实习无障碍对接。

六、紧贴全市经济建设大局,建好实习见习基地

(一)我市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的基本情况

高校实习见习基地是为了缓解就业矛盾,解决高校毕业生及在校生实践经验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实习见习基地通过就业培训见习,向毕业生和在校生提供了解社会,认知企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机会,同时,为企业找到了选人用人的好办法,开辟选才用才的新途径。2004年,武汉市人社局率先在武钢等11家企业建立了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18家企业被授予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841家企业被授予武汉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见习、实习实训基地中既有我市重点行业的支柱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又有发展较快、管理规范的高科技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占见习基地总数量的8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每年约有15-20万大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全市见习基地每年可为武汉地区高校学生提供近1万个见习岗位。2011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次印发《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对我市就业见习基地实行了就业见习补贴制度,按照就业见习基地先付后补的原则,每年对符合我市就业见习补贴的企业实行财政补贴,见习补贴标准由2009年每人每月100元,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3个月,提高到2011年每人每月500元。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直到2016年实行按照当年社保最低工资标准60%,最长补贴6个月。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按照市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高校 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武政办〔202020号),对见习期满留用见习人员达到50%的单位,20201231日前,将其阶段性见习补贴标准由最低工资标准的80%提高至100%。因新冠疫情导致见习暂时中断的,相应延长见习单位补贴期限,对见习期未满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的见习补贴。截止目前,已为全市就业见习学生累计发放就业见习补贴4169.69万元。累计发放实习实训补贴204.24万元。

(二)加强对实习见习基地的规范管理

为贯彻落实《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加强我市实习见习基地管理服务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申报实习见习基地企业实行审核、认定、授牌制度;二是在武汉毕业生就业网”“武汉人才网”“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开辟见习实习专栏,定期发布实习见习岗位信息,为高校毕业生、在校生和实习见习基地之间的申请、选择、查看、回复等双向沟通提供网上交流平台。三是加大武汉实习见习基地宣传力度,每年在高校召开实习见习岗位对接会,在武汉地区高校广泛宣传,吸引高校和学生与实习见习基地签订实习见习协议书;四是规范实习见习基地开展大学生实习见习的各项工作,要求各单位建立规范的实习见习制度,提供实习见习培训,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和基本的生活补贴;各基地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实习见习生的日常管理以及大学生实习见习期间的考核等工作;五是做好年度财政实习见习补贴申报工作和实习见习基地情况上报工作,各实习见习基地定期向市人才中心申报实习见习补贴材料和年度开展实习见习工作情况,经市人才中心和市人社局核准后,由市财政局发放实习见习补贴。

(三)发挥实习见习基地在大学生实习见习中的主体作用

实习见习生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对企业情况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如何让其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需要寻求一套有别于正式员工和在校生的管理方法。各基地从建章建制入手,专门制定了大学生实习见习管理办法,规范运作,加强管理,为实习见习基地提供制度保障。如武钢集团公司,从实习见习生的挑选、签约、培训、管理、评价、保障等方面都做出具体规定,使实习见习基地的工作有据可依。武汉宜化塑业有限公司帮助大学生更快融入企业团队中,一是从企业文化、职场礼仪、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认识企业,树立正确的职场心态。二是人力资源部走访到大学生宿舍、服务到大学生岗位,了解每一个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与大学生交朋友,当大学生与公司领导沟通的纽带,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四)分阶段、分层次、多岗位的安排实习见习,注重提高毕业生的实际能力

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生对实习见习的不同要求,各基地为实习见习生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实习见习类型,以满足不同需求。一是业务知识培训教育:实习见习生上岗前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根据企业的特点结合技术岗位和工程实际编写不同内容培训教材,聘请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任授课老师,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强化企业工程业务专门知识的学习。二是上岗实训:主要为实习见习毕业生提供人力资源、商务、管理、研发、生产、技工等各个层面的多种工作岗位,通过专门指导,提高实习见习生的实践能力,如:武商量贩连锁有限公司在上岗实训的过程中,采用一个师傅带多个徒弟的方式,多岗位实习见习,增加实习见习生对岗位的认知度,使之形成自己的一个基本职业定位。三是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辅导讲座,培训学生基本职场礼仪,从一点一滴做起,潜移默化的学习企业文化,并定期组织实习见习生座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生产、经营情况的评价和建议,逐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五)提供经费保障,确保大学生实习见习顺利进行

实习见习生到企业实习见习获得社会实践经验,企业获得了遴选人才的机会,这既是实习见习生和企业的需要,更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同时,企业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接收实习见习生,会在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企业花在每个实习见习生上的生活补贴、劳保费用、意外伤害保险、培训师资教材以及交通误餐等方面的看得见的费用,每人每月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为保障实习见习基地工作经费到位,很多基地将实习见习工作列入企业年度经费预算,如:华工科技每年在实习见习生的生活补贴和其它方面可统计的投入已超过60万元。这些经费投入,是提高大学生实习见习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为社会作贡献的体现。

同时为保证实习见习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实习见习基地企业也坚持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专人专账管理及专款专用原则,严格审核使用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使用合法到位。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实习见习生的工资报酬计入各单位年度薪资计划中,每年的年度计划中都要为实习见习生的工资预留预算。该预算涵盖薪资、餐贴、宿舍、班车、节日慰问、保险等所有与实习见习生需求计划相关的费用。同时,各实习见习单位对实习见习期间因辅导培训和管理等产生的费用也尽可能的给予宽松处理,以保证见习的质量;武商量贩采取收支两条线准则,严格按规定专款专用发放实习见习人员生活补贴,支付实习见习生意外伤害保险及实习见习管理相关费用,同时公司实际支出的实习见习生生活补贴远大于市财政实习见习补贴金额。

(六)组织重点院校学生赴武汉知名企业实习见习

每年组织重点院校学生赴武汉知名企业开展暑期考察培训活动,此项活动已经开展第四期总计接收知名院校实习生147名。这其中不乏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属高校。前期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向武汉市重点发展行业及知名企业征集岗位,学生岗位对接成功后进入我市企业为其30天的实习见习活动。重点院校学生呈现学生层次高,专业分布广,专业匹配程度高等特点,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实习需求。此项培训活动基本实现了岗位有对接、业务有指导、生活有保障、工作有协调、交流有渠道、实践有成果的预期目标。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828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办公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111号
  • 办公时间:08:30-12:00 14:30-17:30
  • 邮编:430012
  • 联系电话:027-12333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鄂ICP备2000161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