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36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4日 15:07
         


邹春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高质量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衷心感谢!该提案对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就业提质扩容、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就业促进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稳就业工作牵头作用,依托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市政府工作要求,该领导小组于2022年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合并而成),密切与发改、财政、教育等20多个市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定期与重点高校、重点企业座谈交流,形成稳就业工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不断完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体制机制。

二是着力强化就业政策落实。落实落细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延续实施社保降、缓、返、补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稳定岗位。在全市开展政策进万家·宣传零距离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制发武汉市就业创业服务事项清单和惠企、惠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线上线下清单,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有效提升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2023年,全市落实各类就业补贴资金11.8亿余元,为53.2万家市场主体减少成本30.4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26万人。

三是压紧压实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完善就业综合指数考评办法,科学合理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实行就业工作月报告制度,开展年中、年度就业目标任务考核,有效压实各区政府、各有关单位促进就业职责。优化就业补助资金分配办法,综合评估各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科学合理向各区分配下达就业补助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夯实工作基础,打造高水平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一是积极申请获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项目。围绕强服务、提技能、稳就业目标,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精心准备评审答辩,充分展现武汉优势,经人社部、财政部评审,获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亿元,为我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四级平台建设。按照覆盖城乡、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求,完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除国家级中国武汉人力资源市场外,还建立了13个区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建筑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并在全市175个街道、1526个社区综合服务大厅设置就业服务窗口或专区,相关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全市配备专兼职就业服务人员2500余人。

三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建设湖北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形成内网核心业务受理经办、外网申报+内网受理审核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业务经办模式,并通过与政务服务网、鄂汇办等政务渠道对接,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渠道多样化、便民化。目前,已实现全市街道、社区业务线上服务全覆盖。

四是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便捷化。优化经办流程,精简证明材料,推进单位参保与就业登记协同办理,通过一个入口、一套流程,一体化服务,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做好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直补快办工作的通知》,全面推广企业吸纳社保补贴等就业创业政策直达快享

三、强化职业培训,不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深入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围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发挥企业和高校作用,积极推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培训,搭建工学一体化培训平台,促进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并按照培训人数给予企业每人500元至8000元培训补贴。2023年,全市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7万人次,促进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有效提升。

二是深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围绕劳动者需要和市场需求,积极优化培训供给,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的不同特点与需求,积极开展养老护理、摄影、形象设计、保育员、健康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专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为劳动者提供就近就地培训。2023年,全市开展就业创业培训2.4万人,发放培训补贴3146万元。

三是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健全并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业者自主选择的创业培训工作机制。强化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扩展培训课程内容,探索举办网络创业培训示范班和IYB创业培训示范班,采取互动式教学,通过场景模拟、游戏沙盘等形式,帮助学员了解创业知识、提高创业素质,有效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水平。2024年以来,全市为0.67万人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落实培训补贴905万元。

四、建立长效机制,兜牢重点群体帮扶底线

一是强化就业托底帮扶。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推进实施失业人员乐业无忧专项帮扶,累计开展失业人员跟踪服务45.61万人次,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3年,全市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84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66万人。

二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市、区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和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不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人员安置力度,全市已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有民政协理员、居家养老协理员、城管协管员、统计协理员、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治安维护协理员等。2023年以来,全市先后安置71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2.4亿余元,较好发挥了公益性岗位的就业托底作用。

三是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出台进一步加强零工驿站建设管理有关意见,明确零工驿站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推动驿站建设向工业园区延伸、向居民区延伸、向零工聚集区延伸,指导全市41家零工驿站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运行。同时,积极对接行业协会、新业态平台等用人单位,收集灵活就业岗位。2023,全市零工驿站为各类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8万余人次,促进灵活就业1万余人。

四是防范化解就业领域风险。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依托线上平台大数据,每季度对武汉市就业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为领导决策、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强化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制定防范和应对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1+4预案,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用工状况,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升就业领域风险应对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武汉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724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办公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111号
  • 办公时间:08:30-12:00 14:30-17:30
  • 邮编:430012
  • 联系电话:027-12333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鄂ICP备2000161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