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武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武汉市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92所高校、130多万在校大学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应对各种压力挑战,深入实施“学子聚汉”工程,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来汉留汉就业创业,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市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1.3万人。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2022年,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创新出台房租减免、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20条政策措施。2024年,市政府印发实施《武汉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制定出台23条支持举措,进一步强化政策集成,创新出台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等政策,形成了就业有路径、创业有支持、培训有补贴、困难有帮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今年,市政府出台《武汉市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行动方案(2025—2027年)》,健全就业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以创新创业带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落实稳岗就业政策。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推动各项促就业政策应出尽出、能早就早,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及时兑现一次性扩岗补助和技能提升补贴资金,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等经营主体支持,每年为企业减负30亿元。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见习补贴等补贴发放标准,增强对重点群体就业的支持力度。开展“就业政策在身边”宣传活动,分类编制惠民、惠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积极推动政策落实,每年发放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培训补贴等就业补助资金12亿元。
(三)挖掘就业岗位资源。每年两次举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延续实施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每年筹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支一扶”等岗位1.1万余个,确保政策性岗位规模稳定、早招多招。持续开展“联企拓岗”行动,建立岗位归集发布机制,每年统筹举办“就在武汉”校园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9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拓展更多市场化就业机会。持续扩大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规模,每年征集就业见习岗位1万个,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提供就业缓冲期。
(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双创双带”机制,强化创业意识培育,建设武汉大学生创业学院59家,每年培训大学生等青年10万人次。大力建设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2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2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48家。持续举办“英雄杯”大学生、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每年为200余个优秀创业项目提供扶持资金1000万元。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经办服务,每年会同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亿元。支持优秀项目在汉落地转化、成长壮大。
(五)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活动。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高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乡村,助力重点企业用工、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帮助重点群体就业,每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000余场,提供工作岗位超100万个次。今年以来,组织人力资源服务领军企业开展联企拓岗行动,持续加强同高校和企业的对接,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81场,提供岗位超17万个次。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非法职介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武汉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择高而立,向上而行,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落实落细就业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岗返还等政策,实行“免申即享”,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20亿元以上。加快兑现社保补贴、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年落实就业补助资金8亿元以上,切实稳住就业基本盘。
(二)持续拓展就业空间。深入实施岗位开发计划,全年挖掘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支一扶”等岗位1万个以上。持续开展“联企拓岗”行动,建立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全年统筹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00场以上,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50万个,拓展更多市场化就业机会。
(三)提升就业实践能力。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引导广大青年先就业再择业。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基地规模,全年募集见习岗位不少于1.3万个,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技能水平。
(四)营造更优创业环境。完善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双带”机制,持续举办“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将扶持资金提高至2000万元,全年遴选300个以上优秀项目,促进在汉落地转化。全年完成大学生等青年创业培训10万人次。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快申快审”,全年发放贷款25亿元以上。
(五)打造一流服务平台。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建设,提供留汉落户、创办企业、创业融资、成果转化、社会保障等各类服务,引入人力资源、金融、税务、创投等专业服务机构,构建全链条、全方位服务生态。打造“数智人社”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促进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匹配。
(六)维护就业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坚决治理滥用试用期、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等违规行为,定期发布招聘求职陷阱提示和违规典型案例,帮助大学生等劳动者提升防范意识。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提高灵活就业保障水平。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鄂ICP备2000161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08